学院李燕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两项重要成果 深入揭示原生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01浏览次数:10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燕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Current Psychology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连续发表两篇重要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父母原生家庭对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取得突破,也为推进国家儿童发展战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两篇论文均以上海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由博士研究生潘宝城、王由丽为共同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孙镜凯、冯子懿、任碧菁、方虹欢以及博士后袁柯曼,许玭、肖博文等共同参与,李燕教授担任通讯作者。成果发表于 Springer Nature 旗下国际权威期刊,其中 Current Psychology最新影响因子3.3,属 JCR 心理学 Q2 分区;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最新影响因子2.9,属 JCR 心理学/精神病学 Q2 分区。两个期刊均长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家庭教育与代际传递等前沿议题,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此次连续发表,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在全球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和学术影响力。

Current Psychology 发表的题为 The hidden matryoshka: parents’ childhood invalidating families influences children’s social adaptat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control” 的研究,基于723组家庭样本,首次系统验证了父母原生家庭经历如何通过心理控制作用于子女社会适应。研究揭示,父母原生家庭通过过度的情感操控不仅削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还显著增加焦虑、攻击等问题行为。同时,母亲与父亲在跨代影响路径上的差异,这一结果为精准化的家庭教育干预提供了新视角。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发表的题为 Parents’ Childhood Invalidating Families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的研究以624组家庭为对象,历时一年跟踪调查,发现母亲的原生家庭经历能显著预测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权威型养育具有保护效应,而专制型养育则加剧风险。相较之下,父亲的相关变量未呈显著效应。研究揭示了母亲在代际传递中的关键作用,并为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切断创伤链条提供了科学证据。

两项研究丰富了代际创伤传递模型,将原生家庭这一概念引入中国本土语境开展实证研究,深化了对家庭系统如何作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解。成果不仅为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也对国家层面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启示意义。

近年来,李燕教授科研团队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持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努力在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领域打造学术高地。长期聚焦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的核心问题,已在国际学术界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研究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科研团队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凝聚科研合力,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中国特色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研究不断走深走实,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学院力量。


论文信息:

Pan, B., Sun, J., Wang, Y. et al. The hidden matryoshka: parent’s childhood invalidating families influences children’s social adaptat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control. Curr Psychol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5-08309-6

Wang, Y., Pan, B., Fang, H. et al. Parents’ Childhood Invalidating Families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Child Psychiatry Hum Dev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0578-025-01893-5



撰稿人:潘宝城、孙镜凯、方虹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