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新春学术报告会学前教育专场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2-21浏览次数:25

       2024年初,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春学术报告会学前教育分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东部教苑楼B403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由学前教育学院高敬教授主持,《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主任林岚、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黄立安、王友缘、朱晶晶以及博士徐鑫锫、魏聪、孙娟娟出席会议,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美好期盼为重大任务,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本次论坛以“幼儿健康发展及其成长环境研究”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幼儿所处的大环境影响儿童的发展。

  论坛第一阶段,来自学前教育学院的各位教授及博士作主题发言,从不同研究领域探讨幼儿健康发展及其成长环境,进而促进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黄立安副教授作《以教育机器人为媒介培养幼儿计算思维的教授培训模式与效果实践研究》主题发言,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编程教育已成为趋势,教育机器人作为无屏幕编程设备,具有巨大潜力。教师对教育机器人的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度至关重要。因此,该研究选取上海市金山区5所幼儿园中50名在职教师,采用准实验单组前后测设计、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度的问卷调查、访谈和日志法进行研究,探讨教育机器人培训对在职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机器人培训对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度有积极作用。



       王友缘副教授作《数字母职塑造:基于城市中产阶层母亲“晒娃”的扎根理论研究》主题发言,该研究探索中国母亲如何利用“晒娃”界定、建构与再构母职,通过对23位城市中产阶级母亲的半结构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晒娃”的三种功能:强化母职、拓展母职与再建构母职,其背后体现了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新家庭主义的独特融合;研究也发现了三种关于母职主流框架的话语:密集的母亲、道德的母亲与科学的母亲并揭示了中国母亲通过“晒娃”进行母职塑造的特殊性,加深了我们对于“晒娃”在非西方语境下赋权及限制母职实践的认识。



       朱晶晶副教授作《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交淡漠与社会适应: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主题发言,该研究旨在考察中国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在社交淡漠与社会适应(即亲社会行为、同伴排斥、人际交往能力、内化问题)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学前流动儿童社交淡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同伴排斥和内化问题,显著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和人际交往能力。儿童的心理弹性在社交淡漠和社会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对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儿童来说,社交淡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同伴排斥和内化问题;而对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儿童来说,社交淡漠对儿童社会适应困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徐鑫锫博士作《“表扬平衡”:促进儿童掌握动机的最佳秘诀》主题发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使用表扬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其中,过程表扬和个人表扬是两种常见的表扬方式。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存在着难以把握两种表扬方式之间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探讨父母表扬与儿童掌握动机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育儿实践。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26名4-6岁儿童的父母进行在线调查问卷,来探讨过程表扬与个人表扬的比例对儿童掌握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过多的过程表扬和个人表扬会降低客体和社会坚持性,但当过程表扬略高于个人表扬时,客体坚持性和社会坚持性都能达到最高水平。这些发现表明,在培养学前儿童的最佳掌握动机方面,保持过程表扬和个人表扬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魏聪博士作《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幼儿园与社区互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主题发言,农村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双向助力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力点,关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幼儿园与社区的互动十分必要。借鉴社会互动理论,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市)的902位农村幼儿园教师、12位社区工作人员以及12名幼儿家长进行实证调研。针对园-社双方在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第一,强化“园-社”互动共兴意识;第二,探索“园-社”双向互动模式;第三,完善“园-社”互动机制;第四,丰富“园-社”互动内容。


       孙娟娟博士作《亲子互动干预(PCIT)在中国幼儿问题行为中的有效性研究》儿童早期的行为问题会对儿童当前以及未来发展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亲子互动治疗 (PCIT) 是一项基于循证干预的父母教养行为训练,被广泛应用在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中。通过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本研究考察团体PCIT干预对中国幼儿问题行为以及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亲子互动行为观察对58名2-3岁幼儿的母亲进行研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本研究发现:团体PCIT干预显著提高了母亲的温暖,显著降低了母亲的消极控制;团体PCIT干预显著改善了儿童总体的行为问题,以及具体的行为问题如攻击行为、破坏性行为、焦虑和社会退缩行为。


       论坛第二阶段“专家评价”环节,林岚主任对各位专家的主题发言进行点评,林岚主任指出各位专家的研究主题都极具特色并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同时也根据各位专家的研究主题提供了相应的投稿意见,在研究主题的方向选择方面也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分论坛围绕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充分研讨,展现出新时代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与期待,未来学院将进一步聚焦“策源地”、“加油站”和“蓄水池”的三个定位,持续以科学教育理念和先进经验为引领,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为上海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摄影:李妍琦、李竹逸)